愚公移山DVD,Comment Yukong déplaca les montagnesDVD,萬達DVD專賣店-www.rutenmall.com
歡迎來到露天商城! 會員登入免費註冊/加入會員
以下*標為會員必填資料:
  *
  *
  *
  *
    【此項可留空不填】
  *【以09開頭+後8位】
  * 常用郵箱

愚公移山DVD,Comment Yukong déplaca les montagnesDVD,萬達DVD專賣店-www.rutenmall.com

首頁 > 藍光光碟/BD> 其他藍光
藍光原版【愚公移山/Comment Yukong déplaca les montagnes】1976年
直購價:NT$1350
    主演:
  • 發音:英語發音
  • 字幕:中文字幕
  • 碟數:3
  • 集數:全集
  • 介質:BD
  • 包裝:全新盒裝
  • 運費:NT$150
  • 運送方式:貨到付款
數量:
溫馨提醒:支持黑貓宅配,全家、萊爾富、711門市!
  • 拍賣檔案
  • 問與答(0)
劇情簡介

TW-1262 愚公移山/Comment Yukong déplaça les montagnes (1976) 3BD
被美國FBI列上黑名單的紀錄電影大師—尤裏斯·伊文思 鴻篇巨制
歷時5年完成的長達13小時的14集系列片
記錄了文革時期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
英語DTS-HD2.0 法語2.0-192
中簡 中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J-4619A 愚公移山(首度修復·全12集完整收藏版)(上)(2D9)   已斷貨
SJ-4619A 愚公移山(首度修復·全12集完整收藏版)(中)(2D9)
SJ-4619A 愚公移山·編外篇(首度修復·全12集完整收藏版)(下)
ARTE éDITIONS法國2區收藏版(由法國國家電影中心首次2K修復)+獨家全程中文字幕+額外收錄兩部沒有編進《愚公移山》片集的少數民族紀錄片+32頁原版影介手冊掃描件(法國漢學家、影評人Adrien Gombeaud採訪伊文思遺孀瑪斯琳·羅麗丹)
法語2.0-384K/英語2.0-384K
中文簡體 中文繁體
愚公移山 Comment Yukong déplaca les montagnes (1976)
導演: 尤裏斯·伊文思 / Marceline Loridan Ivens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1976
片長: 763 分鐘 / Greece: 99 分鐘(cut version)
劇情簡介
  伊文思和羅麗丹的《愚公移山》是歷時5年完成的長達12小時的12集系列片,記錄了當時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僅從每集的片名即可略見一斑:《大慶油田》(84分鐘),《上海第三醫藥商店》(75分鐘),《上海電機廠》(131分鐘),《一位婦女,一個家庭》(110分鐘),《漁村》(1 04分鐘),《一座軍營》(56分鐘),《球的故事》(19分鐘),《錢教授》(12分鐘),《京劇排練》(30分鐘),《北京雜技團練功》(18分鐘),《手工藝藝人》(15分鐘),《對上海的印象》(60分鐘)。
影人簡介
  尤裏斯·伊文思,荷蘭紀錄片導演,1898年生於內伊梅根。一位被上帝永久放逐的“飛翔的荷蘭人”,被自己的祖國宣佈為叛徒,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列上黑名單的紀錄電影大師——尤裏斯·伊文思。從13歲就開始拍攝電影,有“先鋒電影詩人”之美譽。直到90歲完成令人震驚的封鏡之作《風的故事》。世界哪里燃燒,他就把攝影機投到哪里去,並始終把鏡頭對準普通的人。20世紀的世界風雲變幻幾乎都在他的攝影機鏡頭裏定格,化為影像史詩。
  尤裏斯·伊文思生長在一個兩代攝影師的家庭。他的父親在繼承父業研究照相技術進一步發展的同時,開設了一個銷售攝影機和攝影器材的商店。伊文思從小耳濡目染,13歲便拿起店裏僅有的一臺老式百代牌手搖攝影機,拍了一部由家人充當演員,可以上映6分鐘的影片《茅屋》。伊文思之所以會對電影產生興趣,是因為觀看大量的各流派電影,而蘇聯早期的一些有進步思想內容和嶄新藝術手法的經典作品對他影響為最大。1927年,伊文思拍攝了第一部短紀錄片《齊迪奇記事》。1928年拍攝了表現物質機械運動的《橋》,次年完成了《礁石》和《雨》。《橋》和《雨》以其深蘊的詩意和清新的風格被公認為歐洲先鋒電影的代表作。1932年,伊文思應邀訪問蘇聯,拍攝了反映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型紀錄片《英雄之歌》。回荷蘭後,完成《蘇德海》,後改名為《新的土地》。這時的伊文思摒棄了歐洲先鋒派唯美主義,明確紀錄電影不僅為紀錄大自然的壯麗,而且要紀錄在歷史發展中起主導作用的人。1938年經香港來到武漢,拍攝下了抗戰時期的中國,取名《四萬萬人民》。伊文思的電影創作,把鮮明的政治傾向和真是、豐富、細緻的藝術表現手法統一起來,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1984-1988 伊文思與羅麗丹多次來中國,拍攝他醞釀已久的紀錄片《風的故事》。年近90的伊文思繼續進行藝術探索,影片拍攝的幾乎是被認為無法拍攝的事物。這是伊文思對自己幾十年藝術生涯總結式的歸述,融合了他早期的抒情性的電影語言,“直接電影”的手法,以及超現實主義的表達方法。影片的表現手法細膩,內容雖然抽象而又晦澀,但是富有想像力和啟發性,受到人們的熱烈稱讚。此片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於1989年初在巴黎舉行了首映式。1989年底伊文思在巴黎去世。

劇情照片

提出問題(250個中文字以內)
為了防止被大量張貼廣告,請輸入圖片中的安全碼